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例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教案>>文章内容
做一个真正的反思、研究型教师(屠国斌)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6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做一个真正的反思、研究型教师

屠国斌

    今天下午数学组进行了以学定教的课例研究,教材主编杨裕前主任举了两个自己教学的案例,使我深受启发:怎样从教学的细节出发,真正做一个反思、研究型的教师。

一、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以此反思自己的教学

杨主任举了一个例子:在讲授《多边形内角和》时,学生点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时,出现了不同答案,他没有轻易否定这个学生的答案,而是让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知道想法后,还对这位学生的探究精神大加赞赏。我想他这种鼓励学生大胆探究的教师评价会对同学的探究精神的培养产生极大地化学反应,会有更多的学生去参与到今后的学习探究中。还有一个例子:再讲一道题: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4倍,求这个角。他发现班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做错,他就找来做错的学生,问他们的想法。结果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角太多,不知求谁?

由此可见,听听学生的想法是多么重要,否则,下次这类题还是分不清。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太需要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想法了,了解他们的相异构想,以此来调整设计自己的教学,否则学生存在的问题永远不能解决。

二、深刻钻研教材,了解知识结构,以此研究自己的教学

    理解教材,钻研教材是一名老师必须要认真对待的事情。如何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用意对自己教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杨主任以教材中函数为例,讲了函数图象教学中,数与形的结合。列表、描点、连线是低层次的操作,真正让学生发展的是根据函数关系式中x、y的取值来确定图象的性质是研究函数图象的技能之一,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吃透教材不是简单地去看看教材的教学内容,更应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前后联系和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解决问题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只有去深刻钻研教材,才能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翠竹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翠竹新村128号 电话:0519-85561065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