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
朱健
教学过程中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有时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这实质上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那么,如何变辛苦的教学为有效的教学呢?经历了本次课例研究,很受启发。当我们能做到以学定教,打造出高效课堂似乎也就水到渠成。
从杨主任一堂好课的两个关键点说起:第一,能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第二,能围绕教学目标合理设计完成教学过程。听过两节课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两位老师制订的教学目标都非常确当。正如杨主任所说,教学目标是否确当,绝非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在于是否基于学情。钱老师的课起点高,拓展深,归纳出二次函数的特征结论后继续引导学生从数的角度解释,数学味很浓。季红的课由浅入深,夯实基础后再尝试拓展。两节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应该说都是充分考虑学情,符合所教班级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确定教学目标后,有效的课堂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杨主任再次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关注学生。让我们还原一下两节课上的几个细节。钱老师的课上,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后学生口答所得到的结论。钱老师逐一将这些“原生态”的结论板书,并将每位回答同学的姓名写在前面……季老师的课上,先让学生归纳a>0时二次函数的特征结论,再引导学生类比a<0时……从这些细节我们不难看出两位老师都真正把学生放到了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做无效活动,不做无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提问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与重点,将问题聚焦到学生困难的关键结点上,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这次课例研究告一段落,我想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对这节课杨主任的精辟解读和几位老师精心设计,而是要更深入地借鉴他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一节课是否成功并不在于教师有无完成教学内容或者完成多少,而是学生有无从中学到知识、技能和方法以及学得好不好。对学生来讲,知识并不是教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教师通过对学科思维和学习方法的解读,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使学生更有效更有意义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