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例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教案>>文章内容
教学设计《结晶》(韩慧娟)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屠 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晶的方法。知道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2、理解结晶方法的选择与溶解度的关系。

  3、学会简单的蒸发、加热液体等基本操作。

4会用结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进行比较、归纳结晶的方法。

2、能主动地和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

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利用现有条件进行自主探究, 互相合作,开拓思维,联系生活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保持和增强学化学的积极性。

2、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他人的合作找到规律,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结晶的两种方法及适用方法。

难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的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为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要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提取。

难点:结晶过程中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播放音乐《神奇的九寨》

享受音乐,以快乐的心情进入学习中。

引导学生观看一组晶体的图片?

观看

问:1、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2、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3、请试着给晶体下定义

一些很美的图片

有规则的形状;五颜六色;透明的;(有的学生还小声说)很漂亮的。

晶体就是有形状的固体。

小结:我们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如何获得晶体?获得晶体的方式有哪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倾听领悟

屏幕展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晶体。

2、知道获得晶体的常见方法?明白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3会用结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默读学习目标,领会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过渡: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倾听检测题。

问题:1、什么叫结晶?

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简单点评学生的回答

倾听并补充

小结: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倾听内化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改变温度或溶剂的量从溶液中获得晶体。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提供的药品和仪器获得氯化钠和硝酸钾晶体

查看桌上的药品和仪器。

强调:四人合作小组中,前面两人制氯化钠晶体,后面两人制硝酸钾晶体。(请同学们先梳理思路并作简单记录,然后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交流汇报。)(友情提醒:如有困难,可随时向周围的老师寻求帮助)

思考、梳理从溶液中获得晶体的方法,并作简单的记录。然后小组交流,归纳小结。

要求:每组说出一种方法,其它小组补充。

各小组代表交流方案。

表扬学生的方案并做简单点评。

看得出学生内心的喜悦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设计,以及卡片的提示,结合其他同学的安全补充完成相关实验。(进一步提醒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根据要求完成相关实验,(实验过程中,同学们满脸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随时观察各组的实验情况,及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指点帮助。(约莫10分钟左右的时间,绝大部分学生完成了实验。)

有的学生举手咨询某些问题

引导学生小结实验现象。

生交流实验现象

问题:哪一种溶液析出晶体的速度快一些?

据实验现象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那根玻璃棒出现晶体的速率快。

(要求:两人一组,一个同学完成加热硝酸钾溶液的实验,另一个同学完成加热氯化钠溶液的实验,并比较哪一种溶液析出晶体的速率快。)

按要求完成相关实验,并比较快慢。

 

巡回观察同学们的实验。

做完的同学举起了手,交流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加热氯化钠溶液得到晶体的速率快?

据思考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资料拓展:硝酸钾一般不用蒸发结晶的原因有二: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大,加热需蒸发大量溶剂,耗能多,结晶效果差;2、硝酸钾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出亚硝酸钾和氧气。故硝酸钾一般不用蒸发结晶。

阅读思考,理解内化。(看得出同学们个个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练习:根据曲线进行下面的计算。将一80℃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试通过简单的计算比较它们各自析出晶体的多少?

查找溶解度曲线并进行相关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当温度从80℃降到20℃时,从硝酸钾溶液中析出137g晶体,而氯化钠溶液中只析出2.4g晶体。

屏幕展示降温时从两种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计算过程。

观看演示进一步内化或顿悟。

小结:两种结晶方法及适用范围。

倾听内化

思考:为什么又叫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结晶?

思考回答

挑战智慧:190时,109g的某物质溶在100g水中得到溶液,请同学们根据图像判断:溶液①属于何种状态?把溶液①降温到60时得到溶液,溶液又属于何种状态?继续降温到溶液、溶液,它们又属于什么状态?从①到每个过程中有晶体析出吗?如果有,析出晶体的多少一样吗?每个过程中溶质、溶剂、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根据题意完成。

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到了······

知识应用:

1被誉为中国"死海"的山西运城盐湖,夏产盐,冬产硝。夏天湖中会出现“盐花”,冬天会形成美丽的“硝凇”奇观。你能否解释为什么在盐湖中夏天湖中会出现“盐花”,冬天会形成美丽的"硝松"奇观?

2、如何除去碱面中的氯化钠?(提醒:碳酸钠固体,易溶于水)

3.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里面含有泥沙等不溶性物质,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该如何除去这些杂质得到精盐呢?(即:粗盐的提纯)

学生按要求完成

 课件---韩慧娟.rar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翠竹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翠竹新村128号 电话:0519-85561065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