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例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教案>>文章内容
教学设计《结晶》(叶蕾)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屠 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结晶的方法。

 2、理解结晶方法的选择与溶解度的关系。

  3、学会简单的蒸发、加热液体等基本操作。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会通过实验、观察结合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比较、归纳直接结晶的方法。

2、能主动地和其它同学进行交流和相互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保持和增强学化学的积极性。

2、能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与他人的合作找到规律,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结晶的两种方法及适用方法。

难点:结晶过程中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活动一

 

 

 

讨论交流

 

 

 

 

 

 

看屏幕,完成实验

 

学生讨论、交流

看海水晒盐的视频

 

 

活动二: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取硝酸钾晶体

 

 

 

 

 

 

 

 

学生实验

 

 

 

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1)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2)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导入:由古人海水煮盐引出蒸发

提问:1、如何从氯化钠的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2、蒸发操作中用到了哪些仪器?

分析: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实验1]

1滴管吸取1滴管氯化钠的浓溶液于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硝酸钾溶液放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点

提问:1、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

2、蒸发溶剂过程中,溶液成分有哪些变化

提问:海水中氯化钠何时铲出?为什么?

过渡: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硝酸钾的晶体,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可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获得硝酸钾晶体,除此之外,硝酸钾还可利用另一种方法来获取。

[实验2]
1
、将约5mL的水倒入盛有硝酸钾固体的试管中,加热至沸腾。
2
、将约5mL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加热至沸腾。
3
、分别将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对应空试管中并放入盛有冷水的小烧杯中,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

提问:1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得到晶体?

2、冷却热饱和溶液的过程中量有哪些变化?

3、中两种结局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结晶课件---叶蕾.rar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翠竹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翠竹新村128号 电话:0519-8556106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