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例研究>>研究成果>>论文教案>>文章内容
对课堂提问的观察与分析( 董良)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屠 琍
 

现代的课堂是由无数“问题”所构成的,“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课堂提问的设计,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密度上设计问题,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达到教师预设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201312月,在学校开展的“以学定教”系列教学研究活动中我们对三位化学教师进行了课堂问题的观察与研究。

一、              对课堂问题类别的观察与分析

对课堂问题的分类我们将之分成两个纬度:低层次思考和高层次思考,主要参考了布鲁姆的认知领域六层次分法: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1

  2

  3

   

13

37%

9

25%

7

39%

   

7

20%

8

22%

6

33%

   

2

6%

5

14%

1

5.6%

   

10

28%

6

17%

1

5.6%

   

1

3%

0

0

1

5.6%

   

1

3%

3

8%

2

11.1%

格莱寿恩认为,每个教师都要了解和能够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来分析自己的课堂提问。从分析量表中可以看到低层次思考的问题具有“敛聚性”,答案往往唯一,是课堂问题的主体部分。这类问题对巩固学生的学科知识非常必要。从另一方面来看高层次思考的问题占有的比重小,而这类问题正是带领学生走向“知识”背后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方法。对课堂问题的类别观察能增强教师对自己课堂问题的分类意识,根据学情不同改进不同类别问题比重,通过“高层次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对课堂提问方式的观察与分析

“提问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所表达的词,它们的有效性也依赖于声音效果,词的强调和选择以及问题提出的情境。问题可以用许多方式被提出,每一种方式决定了你的学生是否接受该问题以及如何接受该问题。”

案例1

同学们,请看屏幕,图中的古人在忙什么?(在海边修筑一系列的盐池,将海水·····  古代采盐的方法:海水煮盐)

   那我们如何从这杯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呢?

生:蒸发。

师:蒸发需要哪些仪器?

生: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带铁圈的铁架台。

案例2

师:视频播放——显微镜下长时间获得食盐晶体的过程

生:观看视频

师:从刚刚一段非常简短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了食盐晶体渐渐成长的过程,我要提两个问题:晶体如何从溶液中获得?用的什么方法?

生:蒸发

案例3

师:请坐!请同学们先向屏幕上看。

生:观看屏幕上依次出现的一幅幅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些很美的图片,图片上有各种各样的晶体。

师:这些晶体有什么特点?

生:有规则的形状;五颜六色;透明的;(有的学生还小声说)很漂亮的······等。

师:的确,这些图片不仅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更可以启迪我们的智慧。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就叫晶体。如何获得晶体?获得晶体的方式有哪些?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不是简单的“提问回答”的机械教学行为,而是复杂的有丰富意义的沟通活动。课堂提问的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艺术。它主要体现在了设计问题、发问方式、侯答方式、反馈反应等方面。一个成功的课堂问题设计必然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提问是最古老,也是最普通的教学方法。但是深入研究“提问”方法,提高教师对“提问”意义和“提问”技巧的认识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18 常州市翠竹中学 版权所有
    地址: 常州市翠竹新村128号 电话:0519-85561065  苏ICP备05086717号-1
    苏公网安备 32040202000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