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反思
翠竹中学 周泓涤
2013年11月我参加了我校教学改革“以学定教”历史课堂的一节公开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在这个活动中,我通过专家引领,确定主题,自我备课,听课,专家反馈,集体备课,再次修改,最终确定,上课,同伴专家评课,观察课堂实录,自我反思。这样一个过程,既更好的了解“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又积极转变了自我的课堂教学,并且找出了再转变过程中自己做的尚且不足之处,受益匪浅。
1.三人心必有我师焉。理论的引领至关重要。
在“专家引领”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的火花,并且冲击着自己常年的历史教学模式,从疑惑到了解到确定主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否定尝试的过程。我想也许我可以去试试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成为引领者,学生会的我不去教,学生不懂的我去引导。带着这些疑惑我开始了全新的教学思维,前方是一片未知,结果尝试下来,我最大的感觉是我平时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有时也局限于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比如我认为“明治维新的影响”是难点,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连深层的理解都不在话下。而我认为“倒幕运动”十分好理解,结果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却一直纠结不清。所以以往的预设都是我们教师自己的预设而不是从学生角度来思考的预设,这就必然存在个差距,你花时间讲的原来是他们懂,而他们不懂的仍然不懂。所以我觉的还是要吸收先进的理论在自己的历史教学中,不要固守以往的教学模式,学会尝试,学会改变。2.反思与评课会让我更快进步。
在这次活动中,及时反思和评课也是一大特色,从来没有这么多专家集中去评一节课,这对我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以前我总害怕听到否定的声音,但是这次活动却让我了解这些否定的声音能够让我们更快成长。比如在第一次评课中,专家就提出怎样去更好的解读学生的学情,不要太过于发散。这就使得我在备课的过程中,积极去想办法攻克本节课的学情难点。比如专家在最终评课中,指出要紧紧围绕教学标准,这就告诉我在今后的备课中要把握主线适当延伸。比如第一节课下来,了解下学情,才明白原来学生还有哪些不懂之处,这些反思评价都是以后我丰富的教学资源等等。
3. 今后要更好的把握教师预设与学生生成之间的关系。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有个生成资源是我事先没有预设的,需要我临时发挥解决的,那么这个问题在接触之初,我有点手忙脚乱,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以至于完全调整了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向着一个学生引导的方向走去,这就使得后来的教学有点凌乱但又非常真实,直到“概括明治维新的性质”才又回到我的预设中。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处理并不太理想,但我自己课后反思总结发现这和平时的教学模式息息相关,就是因为平时我太以自我的预设为主所以才忽略了处理学生生成资源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学生为什么会逃离学校》,里面就讲到要在课堂上聆听下孩子的声音,要让他们勇敢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哪怕是错误的,哪怕是不合乎常理的,起码那是孩子最真实的声音。我想我们的课堂也是如此,要彻底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所以在今后我要尝试去做好衔接学生生成资源与教师预设之间的关系,更好培养自己处理这类问题的应变能力。那么这个前提就要求我有一桶水的知识含量,只有自己知识储备丰富了,才可以随时解决这些生成的问题。
4.备课备课,多备有益。
这次备课是我教《武士领导社会变革》以来备的最充分的一次,我寻找了大量的历史史料包括视频,才可以在解决生成问题上游刃有余。所以我深深体会到,备课才是上好课的首要,而且是反复打乱自己教学模式备出来的课才有更大的收效。所以在今教学中,我要经常去寻找新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反复揣摩,充分利用,以完善自己的课堂。
总之,在此活动中,我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使自己的思维得到了扩展,使自己的模式的到了改进。今后我将继续保持优势,弥补不足,在“以学定教”的道路上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