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6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常州市翠竹中学 历史组 殷 勤
【教学目标】
1.了解幕府统治的危机,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
2.体会日本不断向外学习的精神,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思辨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美丽的樱花和富士山引出日本,一起走进近代的日本。首先请同学们看视频《大国崛起?百年维新??佩里入侵》。提问:面对侵略,日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再一次选择了改变——向他的敌人欧美国家学习,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变革,出示课题。
【体验探究】
先给大家作一些知识铺垫:武士、幕府建立、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以及德川幕府统治的表现,通过PPT进行图片展示,教师逐一进行解读。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自主学习两个标题内容:幕府统治下的危机、挟天皇以倒幕。(PPT展示两个思考问题,进入第一板块:明治维新的背景)
①快速阅读P84-85教材,并根据刚才的视频归纳: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着怎样的社会状况?
②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哪个阶层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他们是如何做的?
2.过渡:PPT展示《大国崛起?百年维新?挟天皇以倒幕》解说词,由学生朗读,借助解说词概述——挟天皇以倒幕的内容。然后与学生一起进入第二板块:明治维新的内容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1.出示内容总表,展示维新内容的相关图片,感受维新风貌,让学生分辨每一张图片分属哪方面的改革内容。
2.请同学根据改革措施分别分析它们有何目的,同桌讨论,教师引领一一得出结论。(PPT展示每一项内容的目的)
3.根据分目的追问学生,由此得出这场改革的总目的——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4.设问这场改革的性质?并追问为什么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学生阐述,老师归纳,并出示支撑材料,用数据说话,证明这场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三、明治维新的影响
材料一:1874年-1890年,日本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2.1%,同时期的英国为1.7%,美国为5.2%,法国为2.1%,德国为3.5%,日本在短短的15年的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伊藤博文在与清廷代表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后,曾自豪地说:“经这场日清战争,西洋人相信不会再把日本国旗中央的红球比喻为一块封住信封的红蜡印,以嘲笑日本的锁国落伍。相反的,日本国旗将回复原来的意义,红球将象征一颗东升的太阳,与世界各文明国家为伍,不断地向前和向上移动。” |
1.PPT展示上面两则材料,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并结合教材最后一段内容来分析: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记住评价一个历史事件要注意什么?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教师对影响进行适当解读,尤其与中国近代史进行联系,加深印象。(PPT展示影响)
【拓展延伸】
1.过渡:PPT展示《大国崛起?百年维新?大日本帝国宪法》解说词,老师有感情朗读。改革后的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与西方国家平起
2.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为何一成一败?结合下面的比较表,大家畅所欲言,学会分析比较。(PPT展示图表与问题)
明治维新 | 戊戌变法 | |
社会背景 | 人民的反抗;新兴地主、商人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大名、中下武士)分化,封建幕府成为众矢之的。 | 封建危机严重,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较强大。 |
领导力量 | 改革派属于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较小。 | 改良派不敢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资产阶级力量较弱,顽固派力量强大。 |
措施实施 | 推翻幕府后明治政府,发布的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并大力推行。 | 戊戌变法: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无实权和顽固派强大,无法推行。 |
国际环境 | 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 发生在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掀起了瓜分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
3.19世纪60年代,下列国家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通过比较完成下表。(PPT展示图表与问题)
国家 | 革命(改革)名称 | 废除的旧制度 | 领导人物 | 历史影响 |
美国 | 废除黑人奴隶制 | 维护了国家统一,为美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 | ||
俄国 |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避免了革命,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 ||
日本 | 明治天皇 | 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从此成为亚洲第一强国。 |
4.通过两组史实的比较,教师进行归类总结,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上述中日维新比较,以及日美俄三国革命或改革的比较,思考给今天的中国有怎样的启示?
【本课总结】
(借助《伴你学》的知识建构进行小结)19世纪中期的日本,在幕府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下,中下级武士挟天皇以倒幕推翻幕府统治,此后明治政府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差不多同一时期,中、美、俄等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给我们启示不少。我觉得革命或改革,都是一种改变,今天我们的上课方式也是一种改变。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更会是一种进步。一个国家如此,其实我们每个个体也是如此。我期待我们班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也学会改变,收获进步,让我们一起努力!
【学史明智】
1.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更会是一种进步。你目前最想改变什么?(PPT展示情感升华题,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思考完成本题,课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