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
作 者:(美)里德,(美)贝格曼 著,伍新春,夏令,管琳 译
出 版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1
这是一本写给师范在校生和初任教师者的指导手册,可以帮助你超越自己的学生水平,向着教师水平前进。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基于学校的观察、教学以及反思的经验,不仅可以帮助你搭建起学生世界通往教师世界的桥梁,而且能帮助你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开始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过程中,初任教师者必须学习像教师那样观察学生、学校和其他教师,还必须发展、练习并反思这些有效教学的技能技巧,以便熟练地掌握它们。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作者: (美)鲍里奇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本书是一部以小窥大、以微观细节性的手段实现宏大目的之作。作者仅仅选取了一个视角——课堂观察,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阐述了此视角下提高教学效率的诸多具体操作模式与方法。在教育理论论著汗牛充栋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的也许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恰恰是切中现实、命中问题之论,这对于参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而言尤其如此,本书的内容无疑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浏览还是细读,它对提高教师的课堂观察能力、推动教学效率的提高都会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作者:沈毅、崔允漷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1日(第1版)
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故事分享”。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一路走来,我们有着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思考和太多的喜悅。故事不仅记录了我们的旅程,也能让读者理解我们的旅程和课堂观察本身。为此,我们收录了课堂观察大区域合作体——浙江余杭、北京海淀、于夏银川探索的若干故事,与读者分享。
第二部分“问题解答”。我们相信,专业行动不仅需要经验积累,而且需要知识基础。我们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经验,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范式创新”。拆除听评课的“旧房子”是件容易的事,但重建听评课的“新房子”就不容易了。我们在崔教授团队的强有力支持下创造了一种新的听评课范式,这一部分的核心就是《课堂观察框架(第三版)》和部分观察记录工具。这是我们做得最为艰辛的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部
分,它代表着我们的知识创新。
第四部分“课例研究”。一次课堂观察活动后,我们撰写自成一体的课例,呈现一次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也许这一活动并非课堂观察本身所必需,却是课堂观察的必要延伸,是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研究之必需。课例的撰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更为深入的研究过程,这一研究过程改善的不只是我们的课堂观察,更重要的是,改善了我们的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两年来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值得推广的。
课堂观察——顿悟的艺术
作 者:林高明 著
出 版 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9-1
作者以整体人生、整体生命的视野来含纳课堂的呼吸与心跳,理解课堂的丰富、复杂,体验课堂的艰难与欣悦:以细致入微的“灵心慧眼”来透视课堂生活中的所有的情节与细节。阐隐发微,力求见人所未见,见微知著,努力道人所未道。所有的这些都是以一种“草根情怀”来进行的“田野作业”。作为教师,这是一种非常切近课堂生活与自身生命的“研究”。本书中有灵光一闪的观课思想的打磨,有可资借鉴、行之有效的观课方法与透视技术,也有视角独特、触须敏感的课堂解魅……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怎样保持一颗具有敏感力的心。学习怎样保持大脑激活与思维沸腾的状态。学习怎样以自己的生活、人生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