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在30年代就曾指出:“我们以为杂乱地把文章选给学生读,不论目的何在,是从来国文科教学的大毛病。文章是读不完的,与其漫然的瞎读,究不如定了目标来读。”加涅也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其原因是教学是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 如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冲击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如今人们谈论更多的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建构主义、对话教学、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等。但无论什么教育和学习,都应该在具体的目标指向之内进行。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反映和体现在教学目标上,确立好准确到位的教学目标,然后灵活机动地实行之,以规定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可能的结果,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合理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预期的目的。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所谓的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这个目的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其教学任务也应如期完成;二是学生,而且主要是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这一个过程就叫实现目标。目标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像是人的灵魂,没有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它是不能吸引人的,也是毫无价值的。所谓教学环节,是指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内容相对集中和完整的教学小单元。而教学步骤是从属于教学环节的单位。一个环节可以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任务,几个环节组合起来就成为一堂课的教学过程。环节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某一个环节没有实施好,对下一个环节一般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在语文课中尤其明显;尽管如此环节之间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处理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还是很必要的。实施教学环节的意义,从理论上说,正是为了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 而一堂课的目标设置与教学环节的设计之间是何关系呢?我认为有三种关系:1、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教学目标是统帅,教学环节是被统帅。一堂没有教学目标的语文课,就像是一群没有指挥员的部队,士兵的任何一种行动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是缺乏意义的,很可能会导致一场战斗全盘皆输。这样的课听起来,往往不知所以,教师东拉西扯,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下降也是自然而然的了。2、被实现与实现的关系。毫无疑问,环节的作用就在于使目标成为现实,假如教师制定了教学目标,而所设计的教学环节不能最基本地实现这些目标,那么这样的环节设计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但假如上课过程中的一系列教学环节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却又不与设计的目标一致,则所设计的目标出现了偏差,应予以修正。3、概括与具体的关系 据我的理解,所谓的教学目标其实是概括的教学环节,所谓的教学环节则是具体的教学目标,两者之间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 所以,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就是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教师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这里的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的基本情况。并在恰当的起点上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积极主动地、有成效地,让每一位学生达到最优化的发展。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该课题的实践研究,理清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设计的关系,分析学生学情,确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落实分层教学目标,让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又逐层递推,从而形成高效课堂和优质课堂。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2)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学生因素。 (3)教学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对教学环节的影响。 (4)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其中研究重点是:由于语文课堂的多变性与丰富性,教师如何以学定教,处理好教学目标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冲突,使教学环节更有效的服务于教学目标。 4、本课题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教师依据学情确定语文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并在恰当的起点上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 创新之处:在预设性目标教学中加入生成性目标可能,教师以学定教,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用教学环节的多样化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5、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其他人是如何基于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环节的,寻找本课题研究的独特之处。 (2)实验法 课题实验老师开设同题异构的研究课,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别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研讨教学的有效设计。 (3)经验总结法 以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据,以课例研究为对象,分析概括教学现象,挖掘材料提炼方法,从而指导新的教学活动。 6、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依据学情,创设语文教学情境,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语文课堂的教学环节,并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同课异构或新课实证研究为课题研究方式,来实现课题的有序推进。 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2012年-2013年): 学习调研,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调研,学习理论基础,制定课堂研究方案。 (2)实践研究(2013年-2015年): 开展理论学习,撰写教学案例及反思。积极进行课堂案例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完善教学环节的构建。通过论文写作发表,归纳总结经验所得,再次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 (3)全面总结(2016年): 汇集资料,进行成果汇报,通过鉴定。 7、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 学校与上海教科院教育研究所关于“以学定教”的项目合作进行了签约,在以王洁副所长为首的专家团的引领和指导下,学校正轰轰烈烈地开展着以学定教课改的推进,为本课题的研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而借此东风,语文组以学定教课例研究也正在进行中,基于目标实现的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正是研究的内容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3)肖成全《有效教学》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4 )《谈‘以学定教’》《现代教学》,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2011年1~2合刊。作者:倪闵景 (5)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