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的整理 常州市翠竹中学 田盈 【摘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信息的整理贯穿着整个活动。它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它也是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步骤,直接关系到资料分析和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与准确性。因此,科学地、合理地进行信息的整理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信息的有效整理呢?我认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上的尝试。 【关键词】综合实践 信息的整理 筛选 引言:很多综合实践的指导老师都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开展研究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各种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是分散的、杂乱的、不系统的,只能表明被调查事物的一些具体情况,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或一个侧面,而并不能说明事物的全貌、总体情况。因此,只有对这些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才能认识事物的总体及其内部联系。那么在整个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信息的整理也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它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值得我们重视。 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信息的整理贯穿着整个活动。它是从调查阶段过渡到研究阶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它也是提高调查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的重要步骤,直接关系到资料分析和研究结论的可信性与准确性。因此,科学地、合理地进行信息的整理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究竟如何进行信息的有效整理呢?我认为一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上的尝试。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整理兴趣 如果单纯的从理论方面各学生述说如何进行信息的整理,学生肯定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将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也必然会对所学的东西有所兴趣,对于信息整理课的教学,将学生平时的校园生活与之相关联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对信息整理的教学内容较为陌生,如果没有兴趣,课堂气氛就会沉闷,学生积极性就不高。如果教师在教学初始能够成功地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信息整理的兴趣,在兴趣指引下,学生必定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必定能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的初始,先让学生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拍摄的是学生每天在校图书馆进行借书还书的情景,特别是每班一名的图书管理员认真负责的整理图书的特写,这就容易让学生不由自主的走进了熟悉的场景中,在播放后学生自然会领悟到整理图书的重要性,此时,再联系到手边厚厚一叠杂乱无章的信息资料,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产生出整理信息的需要。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产生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动力的时候,下面的学习也会相对轻松。①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确定分类方法,划分信息类型 面对纷繁复杂的收集来的信息资料,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信息类别的思想概念。只有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内容进行类型上的合理分类,才可以做进一步的信息加工处理。通常情况下,可指导学生按信息类型容进行分类,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将所收集来的信息分成文字部分、图片部分、音频和视频、实物、调查问卷和访谈表、小结和小报等类别。当然,由于每个小组所收集的信息资料各不相同,所产生的分类标准也就会不同,导致的分类结果就会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分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们所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如学生没有提出,则应指导学生明白信息分类方法很多,只要符合分类的标准,并能够进行合理分类就行。指导教师也可指导学生们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选用不同分类方法来整理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这也是便于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信息的查找及成果展示所用。②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掌握筛选策略,提炼有效信息 在信息的整理过程中,信息的筛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是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整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要素。对于收集来的信息资料其中占最多的就是文字信息,面对大量的文字信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结合在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可以对将重复的文字部分进行合并,可以将冗长的文字部分进行归纳,也可以将错误的文字部分进行删除等等,在对文字信息的整理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指导与帮助,在小组内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群策群力,共同完成。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初步整理后,留下的信息相对研究内容来说都是有效的。此时,我们还应指导学生对整理后的信息内容进行归纳整合,还可以利用小报、中期活动小结、调查报告等形式将整理后的信息进行展示,以丰富活动的形式。此外,学生在筛选过程中对研究内容又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让在学生在过程中明白筛选信息的要点,在实践中形成信息整理的能力。在掌握了对文字信息的整理策略后,对于图片、音像资料等其他方面的信息筛选完全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进行。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运用加工汇总,生成研究结论 研究性学习中的最后形成的研究结论是指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加工汇总从而形成理论结果。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前期的调查研究,已经初步有了研究结论,但往往所形成的都欠详实,且不系统,这样对最后的交流展示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不妨给学生设计一张较为完善的信息加工汇总表,让学生运用它来形成研究结论,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形态中,信息的整理课是一种全新的基础课。因为它是在开展研究活动中产生的,贯穿于整个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获取了大量的信息,而如何整理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不仅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为后续活动指明了行动方向,更为研究成果展示奠定基础。总之,信息的整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学生重要的一项活动,目前很多学生在开展活动中对所收集的资料都采取“拿来主义”,不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加工、提炼、汇总,那么指导教师就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多方引导,力求规范,以增强研究过程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让课程落到实处,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③
参考文献 ①《综合性信息整理课教学结构及案例分析》周海青 http://{域名已经过期}/Html/Article/1086/ ②《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整理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ff641a16b7360b4c2e3f649e.html ③《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吴曼凉http://{域名已经过期}/blog2/u/43/archives/2012/5498.html
发表于省级刊物《考试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