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
一、学习过程:
如果在心灵的天平上,一端放上亲情,一端放上金钱,人们会向哪一边倾斜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莫泊桑 (一)检测预习,梳理情节。
仔细阅读课文,根据小说情节,
租了一所大店铺,做一桩很大的买卖
根据填写的这个表格,归纳一下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改变的?
厌恶——期盼、赞美——厌恶
、于勒是菲利普夫妇的亲兄弟,在亲情与金钱面前,菲利普夫妇选择了金钱,一个人的选择、一个人的行为都是这个人内心的直接写照,那么,究竟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他们有怎样的内心与性格呢?让我们来仔细揣摩一下这两个人物。
那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菲利普夫妇的文字,看看作者是如何自然表露人物的性格的。
)选择1处描写菲利普夫妇的文字,做好批注。
)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分析人物性格。
冷酷自私的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的菲利普夫妇、虚荣势利的菲利普先生、泼辣尖刻的菲利普太太……我们所看到的菲利普夫妇似乎全身都带着负能量,可是,今天,我还想告诉你一个更立体的菲利普夫妇:
(文章第一小节中写到菲利普“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
(她从不挥霍丈夫挣来的一分血汗钱。“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牡蛎高贵的吃法丝毫没有打动菲利普夫人。)
你读出这些了吗?能结合文章的语言来谈谈吗?
司马迁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很拮据,况且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无端地要求菲利普夫妇做到无条件地接受一再失败的于勒。在那样一个以金钱为第一要素的社会中,他们有何种力量与社会抗争。
你同意我的这个说法吗?
(三)对比分析,揭示主题。
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2(3他的态度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对比,如果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转变是因为受金钱关系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小若瑟夫的态度却与父母截然相反呢?不是说近墨者黑吗,何以他独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天真不知世事艰难吗?作者通过刻画这么一个人物想要表现什么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长大后的若瑟夫。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原文的结尾是: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说明他对那些穷苦的人的帮助是持续的。说明作者对人性、人情的期待和信心。金钱关系并没有,也不能腐蚀一切,若瑟夫就是一个例证。在他身上,美好的人性战胜了金钱对人的异化。而且,小说结尾若瑟夫还对“我”强调:“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也就是说,若瑟夫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会如此。这让我们在看到社会黑暗、感到人际关系冷酷的同时,更看到、感受到一种来自人性底处的洁白和温暖。
金钱更不能凌驾于人性之上。
(莫泊桑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
——课后阅读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从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选择一个进行评析。
<span lang="EN-US" style=""mso-bidi-font-size:10.5pt;">
主办单位:常州市翠竹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翠竹新村128号 电话:0519-85561065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