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队伍建设>>班主任建设>>文章内容  
 
以不变 应万变
 
发布时间:2014-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卫 萍

 华莉

六个月前,作为班主任我是连连叹气,六个月后,我的眉头舒展了许多。把握好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及时的依据学生的变化来调整班级管理策略,一年来,通过严格的班级管理,真诚的师生情感交流,火热的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有效的班级人本化管理工作。

一、变化的学生

报到日,走进教室的一霎那,我就觉得自己好像来错了地方。往年,新一届的初一同学们怀着兴奋,激动,以及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新的教室,多多少少会有些拘谨,看到新班主任时会很安静的,在默默观察自己的老师和新同学,而此时,这个班学生聊得热火朝天,几分钟之内他们互相就变成了“熟人”。我用了很大的嗓门和严厉的神情才让他们安静下来,布置开学的相关事情。不时地,还会被他们中的一些人问话打断。“老师,这个是什么,我没听清楚”“老师,如果没有这个该怎么办?”“老师,我爸妈上班的,没法带我去拍照片。”我的耐心算是好的,也经不住有点窝火了。“糟了,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班?”谁知回到办公室,和其他的班主任交流时发现,这样的情况是普遍的。

接触下来这批学生大都有这样的特点:

面对着新的环境,“默默无闻”的少了,自由随意的多了。

七年前,作为班主任接七年级新生。会发现新生面对着新的环境,既有憧憬又有茫然无措。他们往往会思考这些问题“学习科目变多了,任务变重了,我还能学好吗?”“老师也不像从前老是陪着我们,老师怎么不太管我们?”“周围都是不一样的面孔我能交道新朋友吗?”他们从心理上会期盼老师在这些方面有较多的辅导,对班主任有较多的依赖。开始时,总会比较“听话”,“害羞”愿意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意见。

七年过去,会发现学生也会思考这些问题,但绝对不是全部。他们更加乐于表现自己,对 “听老师话”是不太再乎的。就如班里有个叫小飞的男同学,在进行班级教育时,他经常会主动和周围的同学开始议论起来。有时批评他,他还有些不服气,说自己是在议论班级的事,不是说闲话。仔细询问下来,发现他讲得大部分是无关的事。这样不会倾听,只会空谈,自以为是的情况在班级中存在不少,所以,我这个班,像是个“百家讲坛”。 甚至和我搭班的资深老师也用沉重的语气告诉我“真奇怪,我从没碰到这样的班级,他们的话太多了。”

自由随意的他们,让这个班级的起始阶段,在很多方面表现欠佳,不光课堂上的纪律,还有一些常规的考核,简直就是“落花流水”“惨不忍睹”。班级的管理工作推进很费力气。二、不变的核心思想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冷静下来思考,学生是在变化不假,但自己面对仍是学生,教育对象是人。以人为本,自己从前所运用的管理理念应该仍是有用的。要重温这个核心的思想,及时想到对策才可以啊。

 

1、 严格要求,才能成为人本化的班级管理奠定基础。

重视班级日常规范的管理。这是班级管理的抓手。也是教育学生的锲 机。比如学校要求七年级的学生佩戴红领巾。这对于上中学的孩子们,好像有些困扰,认为是一种幼稚事情。总是有孩子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的把他摘掉。我发现了这个情况,其实也要是仅因为带不带红领巾就说这个孩子思想怎样怎样,也不太好,哎,他们渴望长大,早点入团吧。但是规定就是规定,并且这也是少先队员的义务。我先对孩子们明确了着个意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理解,并执行。但是还是与个别的孩子依旧如此。我这时候

只能严格的盯住了,除了有班委,少先队委的检查,不时的我还进行班级总结,表扬做得好的同学。同时,每天的盯住没有带的同学,比如体育课之后,孩子们跑步后总会因为热而脱掉红领巾。这时我总是不忘提醒。时间长了,他们也有这样的意识。同时,对于个别的顽固分子,只能该严肃的时候就严肃,明确的告诉他们这就是少先队员的义务,如果不能遵守,是违背自己的誓言的,是没有有资格加入共青团,一个人有对自己信仰选择的权利。也许是狠了点,但是我是有理有据教育他。这样才会让有的孩子知道,什么事纪律,什么是对班级的责任,对自己信仰的责任。在班级中没人能搞特殊化。其实就是严格的抓住常规中的方方面面不放松。

2、 情感沟通 ,建立好教师与学生的联系的桥梁

尊重与欣赏学生是情感沟通的重要前提。尊重、理解、宽容、欣赏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需求的内容。“尊重”被认为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人的这种渴望尊重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宽容学生的过失,欣赏学生的进步,让每一名学生拥有归属安全感。

这些学生的爱说话,随意散漫,静下心来思考,这是他们想去独立思考,乐于和人交流的一种表现,是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们喜欢下课时,围在老师身边,七嘴八舌。喜欢在周记本上提出对班级、学校的意见,喜欢凡事问个“为什么?”等等。他们希望更加自由平等的交流。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本身是独生子女,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70后的这代人,在家庭教育的氛围中就更加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了。况且他们都出生在90年代后期,整个的社会环境更趋向于开发,民主。在这个过程中关注自己超越了考虑他人的感受,即便家长比较重视教育学生多尊重他人,这样的情境(大家庭的生活)也少,不足以从言行上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以不完全是学生的错。作为班主任,要用理解,尊重宽容的心态,用倾听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

3、班级文化,点亮心灵凝聚人心的火炬

所谓班级文化是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行为准则。

我就从精心的设计布置班级环境着手。这个活动从上学期末就开始酝酿,让班级中的每个人出谋划策,对好的意见加以表扬。第二学期的开学初,就和学生们一起行动起来,布置教室。首先,针对我班同学意志力薄弱上进心不强的特点,我精心选择了一句名言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第九》)  意思是 “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请人用隶书书写好悬挂于教室,并将名言的意义透彻的宣讲。让学生们明白智慧,仁爱之心,勇气,对于人生的意义。明白了读书对于他们不仅仅是成绩,更是对人的意志品质的磨练。接着,我还依托学校“竹文化”建设,和学生们创立“竹慧”为班名,希望以竹的坚韧,进取等高贵精神品质来鼓励他们。

在班级中悬挂地图,普及地理常识,希望他们热爱祖国,胸怀四海。装饰许多绿色的植物,适当点缀亮丽的花朵,能够让人身心愉悦。值得一提的是张贴视力表。因为上学期,我班的眼保健操扣分的情况很多,总有那么几个人就是做不好,用集体荣誉的说辞教育过,没有多大的效果,那就不如疏导一下,请同学们都能时时测测视力,以此提醒他们,并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真心从他们的身体健康角度着想。认识到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利益并不矛盾而是统一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效果还真是不错,第二学期,我班的眼保健操居然一分没扣。

注意班级文化建设的持续性。班级的环境布置不能在评比之后就凝固在那里,应该是像小溪一样,充满活力。作为班级文化的展示的舞台,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镜子存在。班级的图书角“竹韵书香”(学生设计的名称)每月都有一个主题,“心灵鸡汤”“科普读物”等等,我班还以此为依托,举行了三次读后感的评选活动(有学生评委团),颁发了班级获奖证书,鼓舞了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在班级中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读书氛围。四面墙的展板也是学生们展示获奖作品的舞台。“科学幻想画”、“生命之水”绘画摄影比赛等等,班级中获奖的同学达到了40多人次。前面提到的小瑛同学,我在一次绘画比赛中,发现她画的花卉特别生动细腻,在班级中找到了一个显著的位置展示出来,并经常表扬和鼓励她,希望她能让自己的人生也如同她所画的花一样优美。不知不觉中,她听得进我的批评,作业少做的情况减少许多,学习有了起色。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智力背景的相关理论“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能起到教育的作用。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班主任会比通过学业成绩更全面的看到学生们的不足,特长,潜力, “润物细无声”的改变他们。所以这是最微妙神奇的领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