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劲节发展营的目的 劲节发展营面向有自主发展需求的青年教师群体,试图做成不同于日常教研组、年级组等专业发展组织,展个性,显魅力,力求发现和探索解决问题,同时培植教师的专业思考力,拓展青年教师视野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令参与者们: ·学习从不同的视角认识与了解学生 ·学习发现和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发展思考力和研究力 ·学习在同辈群体中展示与表达、分享与合作 ·发现自身的学习潜力,发展持续的专业学习能力 二、本学期活动主题及安排 1.主题:向经验教师学习教育教学 2.安排 时间 | 具体内容 | 活动形式 | 负责人 | 备注 | 9月18日 | ·校领导 方案解读 ·专家引领 · 校领导:此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参与者问卷调查(我有怎样的目标和期待) | 问卷调查,座谈 | 主持人:陈丽 记录员:单斐 | 目的:明确活动的内容意义, 初步了解参与者想法和期待;收集开展这项活动的好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汇总。 | 9月24日 | 观察方法介绍及具体事宜落实 ·我的观察需求(搜集整理交流意见,总结上次问卷调查的内容) ·介绍《同伴教师经验的观察与学习》(专家指导) ·协商确定建议性框架 ·讨论并初步确定被观察的经验教师 | 发表; 分享; 报告 (头脑风暴) | 主持人:陈丽 专家指导:王洁博士 | 前期准备:王洁提供供参考批判的框架 网络平台:信息技术发展处在校园网上设置发展营专栏 协商一致:经验教师与青年教师确定观课主题及时间,制定一份观课计划书 | 9月25日——10月23日 | 行动阶段一 | 课堂观察 | 钮美英 | 青年教师依据计划书开展观课活动 | 10月23日 | 行动之后经验分享和观察报告撰写的辅导 ·交流、分享行动的方式,遭遇的困难 ·集体想办法,如何解决 ·介绍观察报告撰写的方式(专家指导) | 座谈;讨论 | 主持人:陈丽、单斐 专家指导:王洁博士 | 负责老师做好本次活动的流程,并且事先告知参与的教师;每位参与老师作观课交流 | 10月24日——11月20日 | 行动阶段二 | 课堂观察 | 钮美英 | 反思以后的行为跟进研究 | 11月20日 | 观察报告交流与评点 | 主题沙龙 | 陈丽、单斐 | 事先将观察报告交齐 负责老师做好本次活动的流程 |
三、活动提示 ·营造愉快、民主、富有创造力和挑战性的学习环境; ·参与者有责任、有准备地参与工发展营(你不是坊内“可有可无”的人); ·参与者基于自愿、对主题的兴趣等,轮流负责活动; ·参与者活动后反思:思考一个相关问题(如能尝试实践则更好)(非感想类); ·每次活动后梳理,把发展营的情况反馈给学校更广范围内的教师 ·参与者持续地阅读和思考,并主动分享 四、活动方式 集中研修时:① 重点采用参与式讨论的方式,参与者有准备地介入,并在整个活动中积极与同伴、专家互动;② 微型报告,包括专家及教师的;③ 案例分享,教师事先准备,然后在发展营中发表;④ 课堂观察与主题讨论等。 分散研修时:① 利用发展营专栏等网络平台,发表有观点的小文章、分享心得和所收集的资源等;② 持续地开展个人阅读;③ 结合发展营内容,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思考问题,为研究做积累等。 五、劲节发展营组织 青年教师“劲节发展营”为青年教师积极进取、自主成长的民间组织。各项活动由青年教师根据发展营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学校行政为发展营活动提供相应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