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乎乎地下了车,映入眼帘的是阳光下的一条古色古香的巷子。 踏着石板路,沿着主干道走入这不大不小,却玲珑雅致的古巷。一扇扇虚掩的木门后,别有洞天,仿佛每扇窗每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故事,一段历史。 历史的沉淀是韵味悠长的。在这里,我见到了许多前朝的遗迹。明朝、清朝的小路被保存在玻璃棺下,染着点点湿绿,有着年岁却又生机勃勃;昭门关白色的石栓自元朝起就屹立在那儿,浸染百年风雨,静静而淡然地旁观着世界的变化,满载沧桑;英国领事馆带着欧洲建筑特有的落地窗与大拱门,悄然静默在一片荒废却残留着典雅的花园中,白沙窗帘斜挂着,仿佛能看到那些当年的“蓝血贵族”们计算着权力的得失和国家的兴亡。只不过,那锈迹斑斑的铁门和文物局的牌子无情地隔断了我的臆想。 西津渡,懒洋洋地彰显着它的年岁。 历史的发展是令人瞠目结舌的。漫步石街,街旁开着格子铺,小吃店,咖啡店和茶馆。推开玻璃门,一阵轻音乐飘出。落地窗,吧台,村上春树的书与几米的绘本随意却恰到好处地摆放着。接过菜单,不仅有各种菜,还有咖啡与点心。点了份,伴着从白色窗户上斜洒下的阳光,悠悠的品吃着。小吃并不怎么出色,但在这样的咖啡店,我们享受的不是食物,而是生活中的那份闲适。 西津渡,活泼地跟随时代的脚步。 当历史与现代融合,有一种不可言的奇妙。跨过门槛,步入庭院。四周的地上,壁上,顶上,杂植着吊兰,菊花和其他植物。中间还定了个大缸,养了几尾金鱼。步入中堂,先看到一个案几,两旁点着香,中间铺了张国画,画上面还放两枝莲蓬。往里走,长明烛与水晶吊兰合二为一,散下古色的光,映着角角落落里喝茶的人。楼梯边置了一张琴,微微沾了些香尘。店主正在用苹果电脑,几个雅客也在上网,看电视。店里弥漫着一股幽幽茶香。 西津渡,巧妙地把历史与现代融合,复古却又不陈旧,新潮却又不浮华。用现代的科技丰富了文化底蕴,用历史的沧桑衬托了时代的进步。 不突兀,且更显其丰富与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