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莘莘学子>>班队活动>>文章内容  
 
灯谜花灯元宵喜乐会
 
发布时间:2015-03-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卫 萍

 

 

  


                                             灯谜花灯元宵喜乐会


                                                                             七(五)班 徐佳睿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隐隐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青玉案.元夕》描写的便是元宵佳节的良辰美景。


此时,我们的元宵节班队课也洋溢着一派热闹温暖的气氛。


先是统一猜灯谜。同学们一个个都兴奋不已,紧张地盯着PPT。一道道谜题展现,同学们有的埋头沉思,一脸认真;有的死死盯住屏幕;有的一遍遍读题,口中念念有词;有的则在桌上写写画画,不知咕哝些什么;还有的与周围同学小声讨论着。知道了答案的同学急忙举手,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一个个稀奇古怪的字被“造”出来。印象最深的是“四面环山,山山相连。”有同学立马举了手,不慌不忙地道:“是田。”答案正是一个田字。有些同学一想,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长长一声“哦~~”;有些同学愤愤地后悔举手慢了,没抢到机会;还有的同学懊恼地摇摇头,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糖果似乎调皮地摇摇手:“你好,再见。拜拜咯!哈哈哈哈……”教室里一片欢声笑语,温馨又热闹非凡。


元宵节,不得不提的便是做灯笼,结束了猜灯谜,我们又兴致冲冲地拿出准备好的五个红包,胶带,双面胶和红色丝带,一脸期待地望着老师,等着她说话。“先把红包裁开,裁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一共要裁出五个。”我赶紧用裁纸刀开始裁,看着整齐干净利落的边缘,我得意地笑了笑,往后面看了看,何秦已经剪了两个红包了!我赶忙加快动作,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裁出了五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轻轻对折,找到长、宽的中点,连接两点折过去。”我照做,先有一点小失误,没有理解,后来又很快地纠正了过来,在小何秦的帮助下,折好了。“两边对齐,用双面胶粘起来 ……”下面步骤虽然繁琐,却很简单。终于,小灯笼做好了。我看着一片炽热的红色在灯笼上喜庆热闹,玲珑可爱的小灯笼,满意地笑了,我心里开心极了。教室里的同学或认真继续制作,或笑眯眯的望着灯笼,一脸欣喜。一片火红,像是红莲在教室各处绽放,异常温暖。


就这样,时间不知不觉悄悄溜走,一节班队课也过去了,灯笼被挂在后面,仿佛也如我们一般,挂着温暖的笑。我的节日记忆留在了这一片欢声笑语中,留在了这一片火红的灯笼中。


错失的年味儿

七(5)金甜甜


   病了一天,身体终于好了。今天早上一进班级,就看见红彤彤的一片——教室后黑板上都挂上了同学们亲手做的红灯笼,真是喜庆啊,这一片儿的红怎么感觉到了满满的年味儿呢!


   走进细细观察了一番,灯笼个个都不一样,由红包织成的外衣显得溢满了年味。今天是年初十三,还有两天就元宵节了,这大红的灯笼挂满了教室,好不喜庆!你看,这个灯笼做工粗糙,双面胶没黏好,绳子也没系好,应该是个男生做的吧。而这一个却做得十分精细,每一步都是认真细致的完成的。这做出来的灯笼好比匠师雕出来的艺术品,定是哪个心灵手巧的女生做的吧!各式各样的红灯笼大小不一,形状不一,材料不一,有些混乱,可却有一种凌乱中的美感。这些都是同学们自己动手做出来的,大家团结合作,才有了这么多精致美丽的红灯笼装扮教室,喜迎元宵。


    我想,我星期一没来真是个错误,居然错过了这样一节班会课,没能和同学一起欢庆元宵,真是太遗憾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定会和同学们一起制作红灯笼,以庆祝元宵佳节。


放学回家,看见妈妈手机上同学们的照片,一个个笑开了花。每个人认真地做着红灯笼,在制作中找到了乐趣与欢乐。望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仿佛也融入其中,跟着笑了。照片中他们手中高举着红灯笼,享受着自己动手的快乐,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也许我错过这次的做花灯,但却没有错过赏花灯的机会;也许我错过了享受乐趣的时机,但却没有错过感受同学们快乐的机会;也许我错过了元宵庆典,但却没有错过这满屋的年味儿,没错过元宵节!


                                                                    传统节日几人闻


                                                                         七(5  许方凝


      推开门,就看见一盏盏火红的灯笼在我们班级后黑板上高高挂起,整个教室变得年味儿浓浓,同学们的心中也温暖无比,原来我们这是在元宵节班队活动上老师指导,学生亲手制作的灯笼。灯笼的红连成一片,不知不觉让我陷入了深思。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各种特色的传统节日就是其中一颗夺目的明珠。可是,当国外节日铺天盖地地袭来,传统节日似乎被人淡忘,被人遗弃了。


        在正月十五,亲手制作灯笼,与亲朋好友一起猜灯谜;在九月十五,欣赏满月,品尝月饼。中国少年,你们能做得到吗?些许我们把更多放在了圣诞节的片片雪花;情人节的朵朵玫瑰;万圣节的种种道具上了。


        当今,是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时代,各种外国节日迎面而来,似乎要取代传统节日。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但大家或许不知道,这种状况对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


        眼看国外节日即将到来,狡猾的商家早已看准了利润这块硕大的肥肉 ,各种商品层出不穷,诱人的图片,精美的包装,绚丽的色彩,让你看得目不暇接,情不自禁地想把它买走。可是它就是如此美丽吗?很多人只是在节日过完后把它送进犄角旮旯,从此不再问津。如此一来,中国经济无可避免地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外国节日带来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


        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接受国外节日,摒弃传统节日,久而久之,中华文化就失去了其自身的魅力,中国人民五千多年的宝贵的智慧结晶,最终只会化为乌有。伟大的中国梦终究只会是一场白日梦。


传统节日,不应该被遗忘,被抛弃,应当让更多的中国人体验。谢谢我们的老师,谢谢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继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愿这火红的花灯一直这么红火,照亮我们每个中国少年的心田,让中国传统文化唱响中国最强音!



火红花灯中的元宵节

七(5)何秦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就是成片成片、鲜艳的红色,那红色是什么?红包!。“对于即将到来的元宵节,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主持人问道。我们齐声回答:“是!”,那么我们先来猜灯谜。


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呢!“第一个:小不点,一个趴,一个站,猜一个字。”主持人刚报完谜面,就有人举手了,甚至还有的人在争吵“我先举的。”“不,是我!”“怎么可能,明明是我。”“是我!”“我!”……在一番激烈的抢答下,同学们很快就猜完了所有的题目,原先装着满满一袋糖果的袋子,现在也空空如也。正当同学们沉浸在猜谜语的欢乐之中时,主持人又发话了:“同学们,你们知道灯谜原先是写在什么上的吗?”前排的一位同学高高举起了手,“我知道,在古代,人们会将灯谜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灯笼上,只要将灯笼上的灯谜猜对,就可以把灯笼带回家了。”主持人满意地点点头:“这位同学看来对元宵节猜灯谜的习俗非常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贲老师来教我们做花灯。”


“请先把红包沿着两条侧边剪开。”第一步正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很快就裁出了五张大小一致的长方形。这时,贲老师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同学们,注意看我的手。先把红包对折,不要按实,然后再找到两条边的中点,不是那个中点,是这个中点……”至于贲老师后来说了什么,我根本没听清,越到后面,我就越头晕,什么和什么,什么中点……天哪,太难了!看着下面同学一个个昏头昏脑的样子,听着底下一阵阵‘哀鸿遍野’,贲老师并没有不耐烦,而是打开了实物投影,认真、仔细,一步步地教我们。45双眼睛齐齐地盯着屏幕,生怕哪一步做错了。


看,这位同学,他似乎比别人慢一个节拍,别人开始折了,但是他还在裁纸,他的鼻尖已经渗出了密密的汗,但是他的手并没有停下来,他在努力跟上同学们的节奏。这就是我们班的精神:不服输、不放弃,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同学,加油!


终于我的灯笼已将做好了,看着满桌的垃圾,我不禁皱起了眉头,但当我的视线转移到我亲手做的灯笼上时,欣喜若狂占据了我的内心,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在最后一个同学完成的时候,我们望着镜头,齐齐举起手中散发着太阳般光芒的红灯笼,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快乐。


在我们的笑靥中,元宵节就悄悄地踩着一个个红似火的灯笼,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红灯记


                                                   七(五)班     钱宇杰


 熟悉的上课铃声又回荡在耳边,清脆的编钟声又奏响在校园,又开学了。春节刚刚溜走,元宵节的脚步已经近了。开学第一天,为了迎接元宵节,被闲置的红包被利用了起来,它们将被一双双巧手变成一盏盏红灯笼。


 一个个红包在咔嚓咔嚓的剪刀声中被分了开来,白色的底子全都显露了出来。制作开始了,我把个子不太整齐的五张红纸排除似地叠好,拎起最矮的一们红包同学,三五下帮他折出四肢,它立马能做起俯卧撑了,而且姿势标准。我又拎出一位红包同学,给他也添上手脚,这是位跳远选手,弹跳力超强。一会儿功夫又解决了三位红包同学。


 几个红包都长出了手脚却出没看出一点灯笼的形状来,我焦急地等待怎样处理它们。好不容易230位新同学都到位了,循着示意图的讲解,我把它们的手脚都连在了一起,五个小不点居然也硬是连成了一个圆鼓鼓的红灯笼。咦,绳子不见了,原来缩进了灯笼肚子里。我借着从缝隙中透出来的几点光线找到了红丝带,却一时不能把顽皮的它给弄出来。我放长线钓大鱼,变长了的丝带一点点到洞口边了,但却又抠不出来,眼看着一个小小的洞口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火山口,但还喷不出里面的丝带来。我只能下了狠招,拆开灯笼抽出丝带再把它复原。


一番等待与周折后,一盏红灯笼应运而生了,它并不十分精致却是我劳动的成果。一盏盏红灯笼挂上黑板报,美丽的身姿摇曳,晃红了我的眼。教室也因这些红灯的点缀散发出了阵阵浓浓的节日味,让我好像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