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基于学习任务的自主获得知识的研究——记翠竹中学地理组“以学定教”课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4-04-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罗珍会

    2014年4月1日,在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后,常州市翠竹中学新一轮“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研究拉开帷幕,本次探究将在地理学科中展开,参与本次研究的有校外聘请的专家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长王洁博士;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常州市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刘霞老师;常州市翠竹中学岳亚军校长;潘亮生副校长;教科室钮美英主任,陈丽副主任以及提供研究课例的翠竹中学地理组的三位任课老师。
    本次活动的过程是:一,由翠竹中学地理组的教师选定上课内容,在与校内参与研究的主要成员商定研究的主题后根据研究的主题,各位教师准备好自己的课;二,按照4月1日一节,4月2日两节的编排,三位教师分别上课;三,两天上完课后,所有参与本次研究活动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对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亮点,存在的问题,研究主题的达成情况进行逐个的剖析和讨论,以期形成基于真实案例的研究成果。
    4月1日上课的老师是曹老师,曹老师依托自己作为老教师的丰富经历,将课堂顺利地演绎完结,完整地呈现了小组选定的教学内容。课后的评课阶段,同组老师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对课堂情况做出评价和建议,与会的各位专家也对课堂内容的选定以及课堂教学目标的定位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参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表示受益匪浅。
    4月2日,在听取专家的指导后,另外两名老师将自己有所修改的课堂呈现了出来。马老师展现了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深厚功底,钱老师也能体现出一名年轻教师应有的基本素养。课后,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再一次汇聚一堂就本次研究活动提供的三节课以及本次研究活动的达成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校外聘请的专家,刘霞老师对我校举行这样的研究活动的初衷与操作过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样的活动在无声中润泽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尊重学习、尊重教师、尊重学科多样性的极大表现。她还从一个专职地理教师的角度对三位教师的课堂情况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课堂目标定位,课堂组织学习,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她中肯的建议,希望老师们能让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多搭建阶梯,帮助学生的成长。
最后,校内专家岳校长和潘校长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高屋建瓴的指示。
    基于地理学科的性质,潘校长认为,一所学校以及其员工尤其是专任教师对考察学科的重视是素质教育最好的体现,因此,作为考察学科的教师首先积极响应市教育局提出的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科教育德育的口号,要耕耘好自己的“自留地”,最好是将这种对学科的尊重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争取更多的教科研“产出”。
    岳校长认为:一,课堂教学特别是类似地理课的教学应该着力从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情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训练,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困难等方面入手,加大研究力度,争取实现由“搀着学生学习”到“学生能自己学习”的转变;二,每次的研究活动要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下去,以期促进教研组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教学研讨的目标是为了改善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相信翠竹中学的这种探索一定能够持之以恒并硕果累累!
 钱秋明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