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针对中国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课堂表现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一种极具本土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将课堂时间分为精讲精析、内化独学、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四个环节,有效突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法与学法的统一。我校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三年,坚持“走出去”交流学习和“请进来”引领指导,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学校获评“全国中小学对分课堂实验校”称号,《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对分课堂”的构建》获评省规划课题并成为市前瞻性改革教学实验项目,学校也涌现了一大批对分精英教师与对分优秀团队。 “对分课堂”研讨课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次由物理组教研组长瞿芝兰老师开设研讨课《电磁继电器复习课》。这节课通过教师精讲、内化独学、小组交流和师生对话等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电磁继电器题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课堂上,瞿老师首先通过讲解例题帮大家回顾了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随后,举出两种类型的电磁继电器让学生分析讨论。活动中,每个小组都积极投入到了研究中,成员们互相讨论、交流,共同探讨电磁继电器的特性和应用。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瞿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理解电磁继电器的特点。学生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课堂氛围轻松活跃。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和特性,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电磁继电器的分类和特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评课: 英语组 周新美 瞿老师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采取了分阶段逐渐深入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动态的课堂,充分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轻松,平等的氛围里让学生小试牛刀,初步品尝了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的喜悦,又通过教师的例题讲解和习题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 美术组 岳雨菲 瞿老师的物理“对分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主动探究知识的参与者。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一节课下来,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讨论,已经能将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理解大半,运用受控电路类型,不再像传统课堂那样,往往是一知半解。 英语组 卞婧珏 本节课瞿老师非常高效地导入,联系生活实际,电梯、遥控等都使用了电磁继电器,再结合图片、电路图、实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连线等。此外,老师通过清晰的讲解,高效地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地使用了“对分”教学模式。 数学组 张滢钰 瞿老师的课堂从两个电路图出发,生动形象,教师精讲引导到位,随后让学生内化独学、学生讨论,在问题讨论中生成知识,更易让学生掌握。课堂分成两次对分,用的恰到好处,课堂效率高,高效完成课堂任务,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理组 曹全义 对分课堂为“会教”和“学会”提供了一种课堂行为组织样态,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都有明确的行为约定,为“会教”和“学会”提供了一种可能,而且有许多创新变化的空间。 在瞿老师这节物理课中,精讲部分,老师讲的目标清晰明了,语言精炼,学生精神饱满,听的很认真,连我这个跨学科的老师都听明白了,说明了瞿老师会教。在学生独学,互学部分,从学生的反馈看,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而且是对的,说明学生学会了,这是一节复习课,综合课堂两个方面来看,我认为是一节很好的对分课堂示范课,让听课人学习到了很多,也给听课人提供了反思的方向和空间。 撰稿:尹奕佳 审核:陈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