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翠竹中学国庆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0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蕾

IMG_0510.JPG

IMG_0507.JPG

IMG_0601.JPG

为热烈庆祝祖国74岁华诞,鼓励广大青年学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凝聚思想共识、延续红色血脉,10月1日上午,翠竹中学七年级学生代表在瞿秋白纪念馆广场升国旗、唱国歌,给国旗敬礼。伴随着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场老师与同学神情庄严肃穆、敬意诚挚。

接着,同学们一起走进青果巷打卡,感受江南名士第一巷。“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老城厢核心位置,紧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最古老段——南市河,是常州市区自明清以来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

除了参观青果巷之外,同学们还来到了“A35红盒子”。常州老图书馆作为常州一代人的文化圣地和精神乐园,承载着无数老常州人的珍贵记忆。在城市变迁和时代洪流中,老图书馆以一抹亮眼红色闪亮回归,同学们一起感受富有常州人文气息的艺术空间,打卡新的城市生活方式。

为进一步丰富翠中学生精神文化生活,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0月1日下午,翠竹中学开展“巧编中国结 织出团结情”中国结制作活动,体验“手艺人”魅力。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寓意着团圆、美满、吉祥,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符号。活动开始,恽雯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中国结的种类和寓意,详细地为大家演示中国结的编织手法,一根细绳经历对折、绕绳、打结……几道“工序”后渐渐被编织成形,一个精巧的中国结跃然指尖。在编织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心得和经验,现场气氛十分热闹和融洽。最后,大家完成了自己心仪的中国结并放在展板上进行展示。每一件作品都凝聚了青年们的智慧和情感,展现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通过开展此次主题活动,带领翠中学生们重温党的光辉岁月,展示在眼前的是一幕幕党艰辛的来时路,一次次厚植的是青年人该拥有的爱国主义情怀,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翠中打造丰富的校园生活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活动感想

今天的活动我们去了三个地方,令我最有感触的是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在那里,我了解了秋白先生的主要事迹。他出生于大家族,可家庭遭受排挤,以典当、借钱为生。出生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他人少年有志,发奋图强考上了常州最好的高中——省常中。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常常因一点小事就止不住的抱怨,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幸福紧紧包裹。而秋白先生出生在一个不太平的年代,天天战火纷飞,但他仍努力学习、勤奋苦读,给后面的革命工作带来了有力的基础。我觉得,我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更应该努力学习,不抱怨环境,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还有一点也让我颇为感动,秋白先生在被捕入狱的时候狱长曾经对他进行威逼利诱,逼他说出共产党的机密。可他严防死守,对敌人开出的任何条件都坚决说不。这也使我备受感染,瞿秋白有自己的家,可他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最终也没有向狱长透露一个字。他的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身为后辈的我们更加需要学习。

——七(2)班 李欣妍

 

在10月1日的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瞿秋白纪念馆。先是参加了升国旗。后在讲解员的介绍下,从故居到纪念馆,凝望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聆听着秋白先生慷慨就义的感人故事。让我感受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的意义。

 一条青果巷,半部常州史。我们紧接着参观了唐荆川先生的故居,后市参观了周有光先生的书房。一路走来感受到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漫步于青果巷,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

最后我们参观了红盒子,不再像前两个那样,充满着怀念与历史感。而是处处有着现代感的生机。融古风与时尚,中吴大地又卷起“雅韵之风。

——七(4)班 张睿函

 

金桂飘香,秋高气爽。在中国结的文化韵味之中,我超越自我,收获沉心静气。

国庆这天,我们来到学校,学编中国结。听着老师的讲解,我感慨着,原来这中国结复杂曼妙的曲线下,还有跨越千古深厚的文化、飘逸雅致的韵味。我照着老师的步骤也开始编织了起来,开局颇为顺利,我心里涌出几分得意。原来中国结这么简单。编着编着,却乱了步骤,绳如乱麻交横。我试着将红绳绕回,可是越编越乱,越解越乱,我将不成形的线团扔在桌子上,原本就性格急躁的我,心里更添了几分沮丧。平复一下心情,再次拿起中国结,先耐心解开缠绕的绳结,有条不紊地左穿又勾。遇到繁复的步骤,不再急躁冒进,慢慢地挑起红绳,编、抽、修,一穿一压,三穿一压,在时间地缓慢游走中,我超越了自我,收获沉心静气,一个精巧别致的祥云结终于诞生了!

望着祥云结,我陷入了深思:一根红绳左缠右绕,依靠巧思,经指尖转化为生活之物,离不开匠心匠艺,离不开匠人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我亦在手指翻飞中,打磨新性,超越原来的浮躁,收获一方沉心静气,心与传统文化紧紧相连。

     “手编绳,绳炼心”,中国结,文化韵,浸润的是文化,磨砺的是心境,我将带着这份美好继续超越,穿花寻路,直入文化深处,传承文化浩气。

——八(1)班  宗美娜

 

在线与线的交织中,感受纵横交错的美;在手与线的触碰中,体味非遗文化的技艺;在心与线的互动中,领略匠人精神的不易。在国庆节,我们齐聚于学校,在红色节日中相遇红线。老师耐心的指导加上PPT的图片,带领我们创造拥有着美好寓意的中国结。一步步中,过程是眼花缭乱的,与同学互帮互助后,才制作出一个小巧的四耳吉祥结,而那妙丽的中国结更需要手、眼、心同用。是奇特的编法赋予了线新的生命,使它承载着中国文化和美的素养,我们收获颇丰。

——八  (9 ) 班 张  欣  悦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