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前瞻布局明方向 履践致远求发展
 
发布时间:2022-05-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蕾

起于高兮,行于无疆,臻于至善,翠竹中学一直行于课改之路。

近日,经学校申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材料评审、答辩评审等环节,我校《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对分课堂的构建》项目成功立项,成为2022年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源于科学,聚焦素养,构建四元课堂。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那么,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真正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上,解决学校目前课堂转型存在的学生被动学习、浮动学习的问题,对我校教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分课堂是应对这一挑战的一个新路径,它是一种基于脑科学、心理学与学习科学的新型教育科学理论体系,包含相应的系统而完整的课堂教学方法。

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创建对分课堂教学法,将教学步骤分为讲授、独学、讨论、对话四元过程。通过对讲授与讨论的有机整合,调和先教与先学,实现了传统课堂与自主课堂的有效融合,破解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矛盾,体现了课堂改革的价值追求。对分课堂实践证明,基于教师引领的内化与讨论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便捷之路。对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沟通表达等能力都大有裨益,更能在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的5C素养。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构建真实课堂。

学校于201912月引进对分教学法,并着力构建符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生的年段认知水准,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等学习主体基本情况的中学对分课堂,改变课堂教学观,通过对分课堂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在审辩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思维碰撞中检验修正观点,培养思维的逻辑性、理据性,从而提升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利用对分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让教学活动清晰化;根据对分理念明晰师生课堂角色,让教学主体明朗化;研究对分体系重构多元评价标准,让教学评价丰富化;完善对分细节均衡学生内部差异,让教学活动个性化。从课堂模式的构建、教学理念的渗透、评价体系的重构、教学环节的细化多个角度让学习真正发生,让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成为现实,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价值、开放价值、育人价值、生本价值、公平价值与生态价值。

开掘新知,探索未知,构建崭新课堂。

信息辅助,技术融合,构建新型对分策略。基于学校数字化学习环境与对分易官网,打造基于网络交互平台的新型对分课堂, 提炼基于数字化的对分智慧课堂,重点研究数字技术在对分课堂四个过程中的运用,利用已建成的学校常态化教学专用功能室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高效采集学生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生个性画像,让教师即时了解学情,提高内化独学环节效率;利用数字化交流平台让合作学习更好的思考与表达;利用可视化软件分析难点,让总结提升更加深刻;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让每日对分课堂可重复再现。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从探索到实践,对分课堂的构建之路漫漫而又灿灿。而此次常州市基础教育学校品质提升建设项目暨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成功申报,更坚定了我校构建对分课堂的信念,在此项目的引领下,我校必将借他山之玉,琢己身之器,臻课堂之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