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常州市智慧数学张伟俊名教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常州市翠竹中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1-03-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蕾



春风拂面,万物竞发,春天的脚步是奋进的旋律。316日下午,常州市智慧数学张伟俊名教师工作室第五次活动在常州市翠竹中学举行翠竹中学丁文黎副校长、屠国斌副校长及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

一、向新课型迈进——初探章节起始课

   工作室成员曹渊老师、葛浩亮老师同题异构,分别开设了章节起始课——《分式》。 曹渊老师首先利用章头图的两个情境提出问题,抽象出分式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分式既有分数的“形”,分子分母又是由整式组成,通过回忆分数和整式的知识点,来建构分式将要“学什么”的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四个类比探究活动,基于长方形面积情境,体会分式的求值,设计“等宽长方形”的拼图及问题,让学生体会分式的基本性质,而后基于火车行驶情境,提出新的问题,抽象出分式的运算,并类比分数的运算法则加以学习。进一步地,由火车行驶问题建构分式方程,体会分式方程的求解策略。曹渊老师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简洁凝练,语态亲切自然,整节课行云流水,师生配合默契,令学生收获颇丰。

葛洪亮老师以著名数学家拉普拉斯的名言“归纳和类比是发现真理的重要工具”导入课堂,再以生活情境下的问题触发学生发现未学过的代数式分式。葛老师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内容,情景引入、回忆旧知、研究定义、探索性质与运算法则、自我评价等课堂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葛老师用开放性问题引领学生回顾分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对照分数的形式给出分式的定义,并能给学生一个赋予分式实际意义的机会,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葛老师不断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得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法则,并用板贴的形式高效地展现了类比的过程。这是一节启发式的数学课堂,葛老师循循善诱,课堂学习氛围浓厚,使学生清楚了解了本章学习内容以及研究思路。

两节精彩的研究课重在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学习分式,分式将要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分式”发现分式与分数、整式的诸多相似之处,从而获得探寻分式各部分内容的方法——类比学习,进而整体建构分式一章的研究思路。

一、朝同行者望去——聆听教研组汇报

吴艺佳老师代表翠竹中学数学教研组作主题为“奋进新时代、扬帆勇向前”的教研组工作汇报。吴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汇报:一、教研组文化——夯实教学常规,深入学科教研;二、信息化建设——拥抱智慧技术,助力课堂革新;三、课改进行时——回溯现有问题,前瞻对分课堂。本次微讲座充分展示了翠竹中学数学教研组规范扎实的教育教学常规、成果累累的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课程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更展现了翠中数学教研组和谐团结的集体文化以及投入课程改革的行动与决心。

三、往纵深处漫溯——共享新课型体悟

工作室成员们在聆听了两节研究课后,齐齐围坐,共享听课感悟。老师们达成共识:分式起始课的目标设计不同于传统的课时教学,它不局限于某一个具体知识的教学,而需要将本单元零散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加以整合,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让学生初步感知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工作室领衔人——张伟俊校长在点评中提到,章节起始课是学生学习的先行组织者,将揭示知识的来龙去脉,初步展示知识内容、结构体系与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将新的认识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去。章节起始课相对于传统的章头课,更侧重于体现“为什么要学这章内容”和“怎么学习这章内容”,例如现实问题的需求、完善整式运算体系就是要学习《分式》章节的原因,类比与归纳就是研究本章内容的重要思路。谈到章节起始课的价值,张校长强调了五个走向:把握目标与内容,从局部走向整体;唤醒已有经验,从模糊走向清晰;激发学习情趣,从被动走向主动;关注思维发展,从低阶走向高阶;指导学习方法,从学会走向会学。

次学习、一路成长,一场研讨、一回碰撞。翠中数学教师们从本次研讨活动中汲取了新课型教学的宝贵经验,将化心动为行动,在各自的教学岗位上不负当下、不懈努力、不断摸索、不停超越。

撰文:吴艺佳

审核:万斌贤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