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动态>>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翠竹中学举行“对分课堂”大研讨
 
发布时间:2020-12-1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蕾

DSC_7832.JPG

初雪翩然飘落毗陵,一场“对分大研讨”在这万物蛰伏的季节静静酝酿。12月16日,对分课堂于常州市翠竹中学焕发光彩,语、数、英等科目6位教师开设对分展示课。

对分课堂核心理念是将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分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也称PDA课堂。翠竹中学自2019年12月初接触对分课堂以来,便对其进行不断深入学习与实践。各学科结合本学科特质,多次开展校内外研讨、实践活动,以期为学生构建培养核心素养、充满活力、彰显生命的课堂。

谢笑老师的语文对分课展示的是《白杨礼赞》“托物言志类”文本的读写迁移;张晴怡老师的数学对分课以马拉松比赛为教学情境,借助希沃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如何建模,如何解模,如何应用拓展;英语组卞婧珏老师设计了多次对分,将隔堂对分和当堂对分结合起来,将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由现在进行时的结构,现在分词的构成到学生内化为个人的理解成果;物理组王萍老师以《照相机眼球 视力矫正》为主题进行对分课堂展示。她自制教具演示效果明显,环节设计合理过渡自然,语言精练充分展开学生活动;陈越老师的历史对分课堂亮点在于在利用对方课堂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较之传统课堂给予了学生更多内化独学的时间,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及时利用所学,培养历史学科的史料实证的基本素养;崔亚丽老师展示了体育对分课。她以多媒体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从内化独学到小组互学到课堂展示,以对分课堂的模式完成了花样跳绳的教学。

授课教师或当堂对分,或隔堂对分,让学生由听及思,由内化及输出,由独学及碰撞,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在书写、表达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学习背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展现了看得见的收获与成长。

来自教科院的诸位教研员及多校观摩教师与翠竹中学各教研组在课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肯定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以生为本”,活力、灵动、创新的课堂特质。课堂模式无定式,在创新求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的结合学科特质、如何凸显翠竹中学文化则是“对分课堂”后续深入探讨的方向。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淡化教育功利,强化教育过程和效果,是翠竹中学三年发展规划的重头戏,也是课堂转型追求的境界。对分课堂真正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上同时也提升着教师的职业追求与专业素养。这与翠竹中学在“发展学生中发展自己,在成就学生中成就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要求不谋而合。

 

撰稿:张慧琳

拍摄:屠琍

审核:陈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