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着未消的暑气,听着未逝的蝉声,2018年8月22日,翠竹中学暑期校本培训开始了。作为每年教师最期待的暑期全员培训,今年学校又安排了哪些精神大餐呢? 别样的课堂,一样的精彩 在这个暑期里,有一群翠中人一直奔走在别样的课堂。有的带着学生外出研学,于实践中感悟文化的魅力;有的外出充电进行培训,在学习中提升自我需求;有的总结课程得失,在思考中探索未来教学。为此,学校特意为他们举办了教师论坛,借校本培训这个平台,让他们展示别样课堂的魅力。 教师论坛分成三个部分:课程之思、研学之旅和成长之得。学生江楠诉说了她参加学校排球课程的经历,并讲述了作为校排球队一员取得了暑期排球比赛第一名的心路历程。陶烁炜老师展示了魔方课程的魅力,罗珍会老师分享了信息校本课程的丰富多彩,周琦老师演示了音乐的美妙多姿。他们作为学校校本课程教师的代表,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一直秉承着钻研、创新、努力的原则,在凸显学校特色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提升了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 暑期研学行,已经成为现在学校活动不可忽视的大热门,但研学不是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旅途的风景,更重要的是研学的意义。湖南研学行,是一次与伟人的对话;广州研学行,是一次与历史的亲近;南京研学行,是一场与土地的宣誓。三位研学带队老师裴志伟、华莉、谢笑用丰富的图片展示了他们带队研学路上的所见所闻,更用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对研学的思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要心有所思,哪里都是课堂。 教师的成长首先是一个自我需求的过程,唯有不满足才会不断追求。青年教师印潇君分享了她杭州学习之行,从浙大到博物馆,再到名人故居,她明白了学习要永远热忱,成长不仅要传承更要突破。万斌贤老师的南京求学之路虽有波折,却更有收获,从他激昂的语调中感受到了他对数学无比的热情,而教学最需要的便是这一份不变的初心。尹翔翔老师的徐州之行让人深思,语文教学在变革,作为教者更要有前瞻的目光和改变的勇气。 十位师生的发言激起了现场教师们的共鸣,在一次次的掌声中教师论坛也落下帷幕。而正如吴栋校长最后所说,他们展示的不仅仅是自己对课堂的思考,更证明了学校软实力的提升,这样的翠中,必然是优秀的,这样的翠中人,必然是幸福的。 向上吧,曲线!突破吧,教师! 校本培训不仅需要教师的互助研究,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提升,为此,学校请来了常州市教育局基教处戚宝华处长,为教师们讲述主动发展理念下的教师专业成长。 戚处长和大家交流探讨了三个问题:初中教育再认识,教育理念再更新,教学改革再创造。他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层层递进地分析了教育的现状;又旁征博引了大量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教育的观念;还例举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明晰了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两个小时的讲座转瞬即逝,教师们意犹未尽,既折服于戚处长渊博的学识,更钦佩他睿智的思维。而对于他讲座时提出的层层思考,老师们也纷纷审视自我:好的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我的学生观究竟是什么?我在发展曲线的哪个阶段?在最后,戚处长更对所有老师提出了成长的建议,希望大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而不止,笔耕不辍。 教育教学是一场漫漫征途,老师们激情出发,面对斑驳的时光,会彷徨、会徘徊、会退缩,但也会改变、会成长、会突破,因为总会有那么一群智者在引领着我们,而这一场讲座正如那引路的明灯,既打破了桎梏的壁垒,更明确了前行的方向。我们翠中人一定会借此学习契机,学习不止,奋斗不息。
|